2007年7月31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
本报记者 徐晓 文/摄 通讯员 张涛 魏鹏 左贵东

  “军港的夜啊,静悄悄……”伴随着《军港之夜》的旋律,带着对水兵的神秘感,记者在八一前夕踏上了舟山警备区某部船运中队的登陆艇。
    
  100平方米——登陆艇官兵的阵地
    清晨,朝霞初现,清脆的汽笛声奏响了启航的乐章。登陆艇在艇长吴耀军的指挥下,在海面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,驶出了军港。记者体验起了水兵的生活。
    不到一百的吨位在军舰中算是小弟弟,但是被称为小弟弟的登陆艇,担负的责任却非常重大,不仅要负责向附近各岛运送物资,而且战备演习时还得担负起登陆作战的任务。
    好奇的记者在登陆艇上四处转了一遍,发现艇上所有空间加起来也不到100平方米,这就是水兵的阵地。他们住的舱室狭小,站着得弯腰,坐在床上也抬不了头,而且舱内异常潮湿,关节炎于是也成了水兵的职业病。
    小艇在海上漂泊,最大活动范围就是从船头到船尾,水兵们白天看船帆,晚上数星星,有时海上起雾,连星星也看不到了。
  “交公粮”——大海的“盛情款待”
  “尽管在海上生活多年,可每遇到风浪,我还是免不了要晕船呕吐,你就不要把晕船当回事,不晕才奇怪。”30挂零的吴耀军是上尉军官,打一上船他就提醒记者,“交些‘公粮’也算是对国家作贡献嘛。”后来记者才明白,官兵们都把晕船呕吐叫“交公粮”。
    果然,航行至某海域时,原本平静的海面突然刮起六级大风,海水像煮沸的开水般翻腾起来。“海上就这鬼天气,变化无常。刚刚还是晴天,忽然风雨大作,一会儿又雨过天晴,官兵们都是这样风来浪往,早习惯了。”吴艇长轻松的话语里透着自信与坚定。
    为了分散记者的注意力,吴艇长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:船艇在大海中劈波斩浪航行,摇晃得几名战士向大海交上了“公粮”。“快来看,快来看,老鼠晕船啦。”在厨房值班的轮机班长王刚突然大叫起来,大家闻讯赶去,只见地板上躺着一只大肥老鼠,四条小腿抽筋似地乱蹬,船不停地颠簸着,老鼠也不断地吐着白沫,一副万般惊恐的样子。
    随着上船时间越来越长,刚启航时的新奇感已荡然无存,一种莫名的心慌感伴着恐惧袭上心头。一分钟,两分钟……记者终于交出了“公粮”,吐尽了食物吐胃液,吐完了胃液吐胆汁,嘴上的粘液被海风吹得像游丝——这熊样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。艇长和战士们安慰记者说:“这就是大海的‘盛情款待’。”
    此刻,记者才深深体会到水兵们自编自唱的那首晕船“十字歌”:一言不发,二目无神,三餐不进,四肢无力,五脏翻滚,六神无主,七上八下,九(久)卧不起,十分难受。
    保卫大海——我们愿为它奉献青春
    记者问水兵,晕船这么难受,你们是不是特别怕出海。“不怕,怕也没用,而且我们有时候也盼着出海。”一个水兵告诉记者,出海的任务比较单纯,只需要完成训练任务,而且能够提高保家卫国的战斗力。“在茫茫大海上,根本没有消费的地方,特别省钱。”另一个水兵的回答非常“实惠”,引来大家一片笑声。
    艇长告诉记者,机电舱是艇上最苦的岗位,它在舰艇的最底层,不仅温度高,油味重,而且噪音特别大。轮机班长王刚的岗位就在这里,他告诉记者,到了夏天,机电舱里的温度就会超过50摄氏度。除了高温,还有噪音,舰艇行驶时发出的噪音都集中在机电舱内,他们说话只能是嘴对着耳朵喊,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里,几乎所有水兵的听力都有问题。
    提到水兵的职业病,炊事兵张卓利告诉记者,几乎每个水兵都有胃病,出海的时候因为工作忙或者晕船太厉害,根本吃不下东西,“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的,胃肯定受不了”。而且,因为长时间吹海风,在海军官兵中,得风湿病、关节炎的也特别普遍。
    对自己天天都要面对的大海,登陆舰上的水兵们说:虽然恨死了发脾气时的大海,但它不发脾气的时候确实很美,我们愿意为保卫这片蓝色的国土而奉献青春。